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五百三十章 武侠小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十章 武侠小说(2 / 2)

金老爷子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武侠小说长期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初开始,即被界定为“俗”文学。

因此,作为众多文学类型中的一种,在正统文学观念中,一直遭到轻视甚至是蔑视而始终地位不高。对此,金庸认为,武侠小说与纯文学的确是不同的。

他在最早的访谈中就明确说过:“武侠小说虽然也有一点点文学的意味,基本上还是娱乐性的读物,最好不要跟正式的文学作品相提并论。”

武侠小说虽然出现的时间不算短,但写得比较好的却还是近代的事。从前的武侠作品虽然多,佳作却少见,像清末的《七侠五义》,已算是写得不错的了。

因此,武侠小说在华夏文化圈中地位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姜玉楼作为国内乃至世界文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却不会这么认为。

他正色道:“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最初发展的时候,都是很粗糙的。像莎士比亚的作品,最初在英国舞台上演,也是很简陋,只是演给市井的人看。那个有名的环球剧场,都是很大众化的。忽然之间,有几个大才子出来了,就把这本来很粗糙的形式,大家都看不起的形式,提高了。假如武侠小说在将来五六十年之内,忽然有一两个才子出来,把它的地位提高些,这当然也有可能。”

他在这里不着痕迹地拍了一下金老爷子的马屁。

果然,金老爷子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笑了半晌,他才接着道:“武侠小说想要正名,只靠一两个人恐怕不行。只有等到优秀的武侠小说作家和真正的好作品越来越多了,那么也许人们也有可能改观,觉得武侠小说也可以成为文学的一种形式。”

不过,金老爷子心里其实也有气,同为通俗小说,武侠小说在文学家族的地位甚至比不上爱情小说和侦探小说。

他半是气愤,半是开玩笑般说道:“我想一般知识分子排除像张恨水那样的章回小说,而把巴、鲁那些小说奉为正统,这个问题主要是基于政治的因素甚于艺术因素。因为这些人都是大知识分子,他们在政治上有地位或影响力,而且整个华夏文坛主要也是由这些人组成的。而用传统方式来写小说的人,就比较不受整个华夏文化界的重视,甚至受到歧视。”

姜玉楼点头道:“武侠小说与被称为纯文学小说以及爱情小说、侦探小说等通常同样被视为通俗小说的小说相比,各自都只是小说类型的一种,它们在具体的表现形式方面当然有所不同,但就类型本身而言,却没有高低、好坏之分,而是完全平等的。”

说起来,他写过的小说中《情书》和《恋恋笔记本》都属于爱情小说,《暗算》和《风声》是特工悬疑小说,这些小说文学性很强,可也有不少通俗属性,否则不可能卖那么好。

金庸顿时有种遇到知音的感觉,他认为长期以来武侠小说这一类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高,那不是类型本身的问题,而是武侠小说作家们在创作这一类型小说时所表现出的水平不够高,以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的对艺术的观念是由几十年的耳濡目染所造成的。

姜玉楼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应该各得其所,各自发挥其职能,各有其侧重的服务对象,甚至在不失其自身特色的前提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在雅俗文学之间,如果只择取其一而要很好地满足全民多元的需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了雅俗文学各臻于‘真、善、美’的境界,就应该研究它们各自创作的规律,以及它们各自的审美特性。”

金庸听后非常欣慰,如果这话是别人说的,他可能还不在意,可说这话的是谁?

是姜玉楼啊!

未来执华夏文坛之牛耳的人物,他要是内心不是这么想的,肯定不会有如此深刻的认知。

最后,姜玉楼又慷慨陈词一番,“金老爷子,我之所以想引进您的作品,就是想推动通俗文学在华夏文坛的地位。您是武侠小说的宗师,而且在官方和民间都有基础,引进您的一部作品,甚于引进别人的作品百部。”

“好,我同意了!”金老爷子心情激动,没有多做考虑便应了下来。

在他想来,姜玉楼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推动通俗文学,尤其是武侠小说在华夏的地位,于公于私,于情于理,他都应该支持。

最终,姜玉楼一通电话搞定了金庸小说的版权问题。

至于价格,金老爷子要价真不高,姜玉楼也没有挑三拣四,而是选择了全部打包。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十四部经典武侠小说总要凑齐了才有意思。

金庸小说的版权搞定了,算是搞定了一个大头,在凑上几位港台武侠小说作家的作品,《最文学》也就可以正式发行了。

而这一天,并不远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