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6.水泥!(1 / 2)

异想天开还没结束,马蓁蓁就被跑过来的朱元璋一把抱了起来。

熟悉的晕眩感袭来,马蓁蓁才“嗷”了一嗓子,朱元璋的朗笑声几乎就要冲破天际:“那蜂窝煤能燃烧的时间更久,烧的也更彻底!蓁蓁啊蓁蓁,你怎么连这都懂啊!”

马蓁蓁被他甩的脑袋一点一点的,险些都要晕过去了。

被放下后,马蓁蓁才知道,如今紫金山大营中,伙食房中煮饭如今用的都是蜂窝煤。

因为蜂窝煤点燃后可以烧很久,平时炖个东西煮个粥温个热水也都方便了很多,倒是让一群大老爷们生活都提高了不少。

朱元璋兴冲冲道:“爹已经写信给了常遇春,向他一一说明蜂窝煤的好处!”

马蓁蓁简直觉得有些恍惚,当“常遇春”和“蜂窝煤”这几个字摆在一起的时候,她总感觉自己像是穿越了似的。

哦不对,她真的已经穿越了。

晃晃脑袋,马蓁蓁觉得自己真要被朱元璋晃傻了。

吃饭的时候,她却又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件事情——朱元璋提起放足之事。

马氏有些担心:“倒也不急在一时便要推广开来,不若缓缓图之。”

“原本我也是这般想的,但他们抵制的越厉害,我便——”

话没说完,朱元璋注意到自家女儿正目不转睛瞧着自己。

他一个激灵,连忙改口:“我便瞧着大帅似乎有些不忿,非要将此项要求推广下去不可。”

“那又何必……”马氏叹气,忍不住道,“大帅不是还需要更多人才?最近文人们因此事闹的厉害,一个个都在请辞……”

朱元璋抿紧了唇没说话,显然也正因此事困扰。

马蓁蓁叹了口气,想起此事到底也是因自己而起——但她也是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竟真能听进去了,而且还真就雷厉风行开始干了!

算算年龄,这个时候的朱元璋也三十有二了,怎还这般不沉稳呢?

但看爹娘都在为此事发愁,马蓁蓁又叹一口气:“实在没有人可用,就自己培养嘛。”

“哎,一个读书人培养起来哪就那么简单,寒窗苦读十年,都不一定能中秀才。”朱元璋道。

马蓁蓁奇怪的看着他:“朱大帅要秀才做什么?”

朱元璋:?

马氏有些明白了马蓁蓁的意思:“蓁蓁的意思是,不必培养读书人?”

“朱大帅现在想要的是能做事的人才吧,识了字,会算数,能理事,就很好。”马蓁蓁托着圆嘟嘟的小下巴,慢悠悠说道,“至于刘伯温那样的谋士,本就是千里挑一的。”

朱元璋忽然觉得,马蓁蓁说的很有道理。

养着那么一群遇到事只会想着要跑的谋士,实在没什么用……

若只是因为放足便要请辞,还不如就满足了他们!

朱元璋心中下了决定,面上也舒缓了很多。

他又问马蓁蓁:“那蓁蓁觉得,让他们学什么好呢?”

“每个人擅长的不一样,爹可以给大帅建议,先让愿意学习的来学一学试试,有些人擅长认字,有些人擅长打算盘,还有人处理人际关系很快……”

马蓁蓁掰着手指一一说完,见朱元璋还是眼巴巴的样子。

她便明白了。

这是等着她再出教材呢。

就跟那学识字的成语小故事一样,朱元璋想让她出一些学算数什么的教材。

马蓁蓁想了半晌,叹一口气:“那回头我先出一套卷子,看谁适合学算数,谁适合做管事,再分开学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