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历史军事>穿越之偷天换日> 第118章 天下救器(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章 天下救器(三)(2 / 2)

两人后来各开宗立说,蔡愔一脉法脉长存,从东汉传至三国、魏晋、五胡十六国,师祖佛图澄实乃便是蔡愔一脉,是以深知盂盆之事不虚,追踪溯源,老衲实乃也是蔡愔一脉。

天葵剑作为我佛门至宝,随两位高僧来大汉国,作用其一是东来路上万里迢迢,保护两位神僧及诸人安全,其二世上有优昙婆罗花,三千年盛开一次,此乃佛花,世上极其稀有,花开之时,若要采摘,需得圣物,圣物正是那天葵剑,否则别无它法。

得优昙婆罗花,方能真正开启盂盆。师祖不远万里从西域来中原,最终在覆船山得盂盆,天葵剑与盂盆重新聚在一人之手,奈何当时世上未有盛开的优昙婆婆罗花,依然还是不能打开盂盆,此乃时也命也。

再说盂盆原为秦景一脉保管,怎么却又到了覆船山?盂盆至数千年前禹王覆船山翻船,从此不知所踪,再到师祖又重新再在覆船山发现盂盆,可谓说是盂盆也经历了一个轮回。

盂盆为秦景保管,本应在佛门之地,却为何又出现在了荒山野岭的覆船山?据师祖笔记所载,秦景保管盂盆后,奈何天意难测,秦景一脉不到两百年便法衰道微,秦景传空盂大师,空盂大师传景盂,景盂十二岁时早夭再无传人,盂盆落入道人葛玄之手。

盂盆是怎么落入道家之人之手的?据师祖的笔记所言,白马寺在帝都洛阳建成之后,佛法东传日益昌盛,入沙门者日益增多,佛门在东土初显,有道门中人常与佛门中人相互辩论道说与佛说,两门各执一词。

空盂大师虽入佛门,但在入佛门之前也同其师一样,是儒门博学之士。空盂大师博学多识,加之得秦景大师真传,常对佛法有精微见解。

空盂大师曾为儒生,生而健谈,曾与高道葛玄辩论佛与道,一来二去,两人都对各自的学识产生了敬佩之情,遂结为了知交。空盂大师离世后,保管盂盆的秘密便交予了景盂,空盂大师离世四年后,景盂便夭折。

景盂夭折时仅十二岁,葛玄道人念其老友法脉从此不存于世上,替老友感到伤痛可惜,在替老友料理景盂后事时,便无意中发现了盂盆,从此盂盆便由佛门落入了道门。

据师祖笔记所载,葛玄得盂盆时,道法还未精深,还未修得神通之能,后遇高道左慈,左慈道学渊博,曾阅过董仲舒所着的道书,知其盂盆乃上古黄帝炼丹的丹炉,经左慈点破至宝来历,葛玄深思精研,后道法突飞猛进,修得神通之能。

葛道法大成后,不知所踪,留盂盆于左慈。

左慈虽比葛仙早生在世间八年,但左慈住世却比葛仙多了四十五载。左慈得盂盆后,也修得神通之能,曾显神迹于魏王曹操,国史有载。

葛玄先离世,左慈未找到有神通资质的传人,左慈离世之时感慨丹炉乃上古黄帝炼丹所用,禹王为治九州水患,乃求得丹炉,后船行至白多山翻船,宝物凭空消失,天心难猜,一切皆是天意,遂将宝物又秘藏于覆船山。

自从秦景一脉法脉衰微,蔡愔一脉便密切注意盂盆归何。奈何此乃至宝,知之甚少,直至先师祖佛图澄出现之前,蔡愔一脉虽能传承师门法脉,但无大才,只能守承能采摘优昙婆罗花的天葵剑,均未探得盂盆落入何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