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科幻灵异>见龙定鼎> 第565章 滚皮机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5章 滚皮机械(1 / 2)

所以造船厂的船舰便刷上了桐油,而且每刷一次只能顶一年的时间,每艘战船每年都要回厂保养一回,各部件检查,重塞细麻、刷油粉腻、刷桐油等等,都保养的流程。

同时因为西征计划,武州也已准备大量购入桐油,陶瓦厂全工率生产陶缸,未来将用于储存桐油。

桐油的燃烧值远比动物油脂高许多,在战场上乃是火攻必备,未来赵云西征,对负辽东的公孙度可能用不上,因为辽东都是华夏汉民,用火攻太够惨绝人寰。

不过对付高句丽等外族就不同,像当年的火烧咸兴城,赵云肯定很愿意用,火球上淋上桐油,三弓床弩的箭矢上绑上桐油罐,全火力投向高句丽的城池,来个三光政策,是赵云最喜欢的手段。

接下来赵云又参观木材粗加工厂,工厂设置在大同江西岸,因为工厂作业已经用上了水力驱。

距造船厂上游一里处,大同江西岸开挖了一条三丈宽的引水渠,此水渠引入木材工厂内,并且分成了数条小水渠,分割贯穿整个工厂,而后在厂外洰聚再环绕造船厂半圈,后流入下游的大同江内。

此处的河畔是个落差两丈的土丘,工厂也处于斜坡面,每一条小水渠都设有水车,水车通过齿轮与木轴的传动,将水流的动力引入工厂内的各个加工工坊,有些工坊则直接将水渠含括在内,部分水车也设在工坊内。

此齿轮并非后世的齿形铁齿轮,而是木制的方齿牙或圆齿牙齿轮,华夏的齿轮出现于公元前三世纪左右,至今也有数百年的历史,多用于鼓车与指南车,这是有真正实物出土的证据,比较西方的齿轮要早一千多年,可以说齿轮也是中国的发明。

后世考古在河北安午汲古城遗址中,出土了世界上最的铁制齿轮,为棘牙形齿轮,径约只有80毫米左右,后经研究考证,确认为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前期的产物,也就是公元前206至公元24年期间所制品的齿轮,不过具体用处不详。

山西省永济县蘖家崖,也出土了一个青铜棘牙形齿轮,此齿轮可以断定是公元前二二一年至前二零六年的产物,也就是秦末汉初时期。

此青铜齿轮与前铁齿轮,有明显的继承发展关系,此齿轮有四十齿牙,直径为二十五毫米,比前铁齿轮更为精妙,据仿造实验后发现,此青铜棘牙齿轮可防止倒转,齿轮技术进一步发展创新,不过仍然无法判断其装置作用。

以上两个齿轮,可以肯定都是某个机械上的部件,只可惜历经一千多年,整个机械已氧化成灰,无法判断其形与详细结构,谁也不知道机械到底是何物,让人感慨惋惜万分。

陕西省长安县红庆村,还出土了一对青铜人字牙齿轮,乃是东汉初年某人的陪葬品,此齿轮有二十四齿,直径仅有十五毫米左右。

由于是纯陪葬品,而且还是一对,没有机械装置,也无法判断其作用。不过可以看出齿轮技术越来越精细,已能做到精小多齿化,齿轮技术又进了一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