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都市言情>诸天从全真剑法开始> 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中变革,蒙古皇帝亲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中变革,蒙古皇帝亲征(2 / 2)

“我已经足够慢的了!”

许志清看着他的成果,他觉得挺成功。

“如果不是因为各方面不允许,我早就直接把所有的奴隶给废除了!”

“不过废除奴隶的话,也意味着那些人需要新的工作来源!”

“所以我把那些乡绅的土地,又以极低的分成比例,分给了他们!”

他采取的,依旧是杀人收拢土地,再分田地的做法。

不过他分出去的土地,并非是私人占用,而是国有。

私人没有转让权,甚至有着年限。

另外最终的解释权归国家。

如此,可以最低限度的保护那些人的田产。

许志清虽然没有经历过一些事情,却也知道某些人的做法会有多么的恶劣。

完全用超乎别人所想像的手段,侵占你的财产。

耶律楚材闻声,他望着许志清。

“你这种做法,真的是牺牲自个!”

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许志清。

旁人要是取得大量的土地,那就会雇佣别人来种地,然后给别人极低的报酬。

这事情到了这位许道长这里,反而更改了。

他把天地分给那些穷人,只让他们缴纳非常少的粮食。

甚至就连种子,他都提供给那些穷人。

不仅如此,他还知道许志清收拢了很多的农业人才。

然后把这些农业人才所提供的知识,全部书写下来,然后分写成册,再培养其余农业人才。

然后让这些人去研究种地。

耶律楚材搞不懂种地有什么好研究的。

就像是和牛羊一样,种子撒下去,等来年收获就是了。

许志清听到耶律楚材的想法之后,却是知道耶律楚材真的是高高在上的那种人。

不是说他这人高高在上,而是他身来就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

他望着耶律楚材,轻笑道:“咱们不说别的,就说一些放牧,你知道水草肥沃的地方比较适合放牧!”

“那别的方面呢?”

“比如什么样的坏境能够让牛羊更好的生长,以及它们吃什么东西,会让肉质更加的美味!”

“还有他们怎么样不容易得病,得了病又该怎么办等!”

许志清也不怎么懂畜牧,反正他把想到的都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个满脸发懵的耶律楚材。

“相国,你想想,如果你养一头牛,我养一头牛,我用正确的方式去喂养,比如牛每天的运动,每天的食物营养搭配,每天的心情……”

“你觉得你养的牛和我这头牛能比吗?”

耶律楚材听完许志清的话,他更懵了。

“牛还有心情?”

许志清瞥了一眼耶律楚材。

“人都有心情,牛为什么没有?”

耶律楚材思考一下,好像是这样。

“那这么说,那些人喂养的方式都不正确了?”

“不是不正确,毕竟到现在没人找到专门放牧的方式啊!”

许志清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并不是具体的办法。

他能做的就是提出概念,包括关中地区的发展也是。

所有东西,他都是提出一个概念,然后看是否合适。

比如丈量土地,普查人口,这是踏上一年做的事情。

在和耶律楚材等一众人商议后,发觉把土地收回了,非常的正确。

他就直接做了。

许志清因为这一波,可以说他在京兆府那些百姓心中的声望直接拉满。

虽然土地没有给他们,但这和给他们没有任何的区别。

一些人反而明白,这样似乎是为了更好的保证他们。

现在的土地是财富,当粮食的产量特别的富裕之后,土地的价值就会迅速变低。

大家都不缺少粮食的话,粮食的价格就不会上升。

许志清发展农业的目的,就是让百姓家都有余量,然后关中的量价都控制在他的手中。

那些百姓种的粮食之后,许志清会出相关的律法,去控制那些粮食,也就是粮食价格那些。

反正他是一步步把关中朝着特色国家去建设。

至于最终能走到哪一步,只要他不半路凉凉,那就能一直往前走。

做这些,许志清需要大量的人才。

因而他早早的就发布了招贤令。

内部发展,外部招揽。

许志清他又不是一个全能型人才,再加上一个人的精力有限。

他把内政制定了一下,就交给耶律楚材和陆志甲。

他不会去执行这些事情,而是让耶律楚材去执行。

许志清没有再和耶律楚材扯羊,而是瞥了一样耶律楚材。

“相国,我这做法,可没有为自己谋任何的私利吧?”

“我最简单的想法就是这样,所有人,下到百姓上至皇帝,全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去努力!”

“而自个的私有财产,全都应该在合理合规上面去赚取!”

“不这么赚取的,相当于违反了咱们关中的律法,要打击不提倡!”

许志清让耶律楚材他们定下的律法,是结合现在的状况去订制了。

名字就叫做关中律法。

也就是初步的第一版本律法。

后面根据将来的情况,会慢慢的修改。

不过每一条律法的修改都要慎之再慎,因为上面的一次律法,

耶律楚材听到许志清的询问,他点点头。

“道长确实不是为了自个,你和我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

他非常喜欢这样的做事方式。

他不看好许志清这样的发展,但他能感受出,关中真的是逐步在变好。

这许道长这样慢慢实行下去,整个关中大概率会被他凝聚成一一股绳子。

就在不久前,他就看到有人因为嘀咕说了一声许道长的不是,然后就被那些人打了个半死。

那些人打了人也不跑,然而很尊重许道长定下的律法。

打人就要赔偿。

然后拽着人去赔偿,不过也要拉着这人去见官。

打人的稍微赔偿一下,那骂许志清的直接被关进了大牢中。

他后面又了解一下,那人被放出来。

原因是许道长发了话,言论稍微自有一些没关系。

如果他做的不对,都可以提出来。

不是提出来不对的地方,而是提出正确的方法改变不对的地方。

到目前为止,整个京兆府的民心全都凝聚在许志清这边。

因为律法的制定,使得京兆府的乌烟瘴气难得一清。

耶律楚材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许道长身边的那两把剑。

别的人想要更改这些,恐怕第二天就被那些人给报复了。

到了许道长这边,反而期待别被许道长给惦记上。

有人敢过来的话,被擒住的话,供出幕后主使,迎来的就是抄家。

许志清下的是狠手。

没人来找关中的麻烦,许志清急速发展内政,凝聚民心。

显示从京兆府开始,然后扩散到铜川、渭南等地方。

根据其余县城的情况,也是在实行。

耶律楚材也看到了许志清所谓的一步步,的确是一步步的去做。

因为人才有限的原因,还有就是各地方的情况不一样。

这许道长很会根据当地的情况去处理事情,而不是所谓的一刀切下去,强制性的改变。

而是留有改变的空间。

有着上限、有着下限。

哪怕许志清很忙,却也没办法让关中一下子发展上去。

不过关中的商业倒是繁荣了很多。

因为关中的环境比较平等,哪怕是小商人过来也不会被官商之类的给欺压。

还有就是关中地区特别的安全,只要进入到关中,一旦有任何的财产损失。

关中当地官府会帮你把财务巡回。

不如被劫匪给抢劫了,官府直接派兵劫匪老巢都给他干了。

关中正在忙着发展的时候,蒙古皇帝见忽必烈久久拿不下襄阳城,于是选择了御驾亲征。

同时,命令忽必烈转向关中,把关中拿下来。

知道这些消息的人,都知道南宋能不能抗住,就要看能不能收住襄阳城了。

而许志清,他觉得郭靖应该会做出抉择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