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四百九十七章 舆论和宋文回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七章 舆论和宋文回来了(2 / 2)

“哦?”

几杯酒下肚后,宋文说起了自己在山西遇到的人和事。

宋文此行第一站,就是榆次。

而目标则是一名叫郑仪的作家。

郑仪是燕京清华附中的学生,和史铁苼、张辰志等优秀作家是中学校友,从燕京来山西农村插队。他不是新人,之前也发表过几篇文章,不过由于平台的原因,没有形成影响力。

宋文也是听别人提起,才知道山西有这么一位有潜力的作家。

刚好此次杂志社筹备山西专号,郑仪也就进入了他的视野中。

有了目标后,宋文先是坐火车到太原,然后转长途客运汽车,来到了榆次。

之后,又是几经周折才找到郑仪家。

宋文踏入郑仪的居所,四周一片萧索,空荡荡的屋内几乎没有什么家具,贫寒之状令人心生不忍。他的目光在这寒酸的景象中游走,心中不禁生出了疑惑:这么穷困的家庭,能出作家吗?

结果,他很快被打脸。

郑仪给了宋文一部中篇小说《远村》,表情有些不好意思。

宋文捏了捏手稿,笑着问道:“稿子挺厚实,可以啊小郑,这是想挑战中篇小说了?”

郑仪点点头,又苦笑着摇头道:“是有这个想法,不过可能不行。”

“为什么?”

“唉,也许我不适合当作家。我这篇作品已经被六个刊物退稿,我真的没信心了。”

就连山西本地的刊物都看不上自己的这部作品,《最文学》那么有名气,来的还是主编宋文,恐怕更看不上被多家刊物退稿的作品吧。

郑仪很是沮丧,宋文却有些好奇。

他也不在乎郑仪家环境差,就坐在马扎上看起了小说。

没想到看了没多久,他就被故事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

小说写的是山西边远山村妇女“拉帮套”的婚俗,可以说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小说描写了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及一只狗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山西农村妇女因为生活所迫,委身于两个男人。

她嫁给的那个男人是正式的丈夫,另一个羊倌是非正式的男人,这个男人和她的丈夫双方达成默契,彼此心照不宣。

这个女人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经济原因做出的无奈选择。

宋文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经历和见过得太多,自然也了解过这种畸形的婚姻状况,所以对郑仪的描写有真切的了解。

他觉得这篇小说的人物写得非常生动,那条狗也写得活灵活现。这个令人辛酸的故事反映出严肃的社会问题,就是农村的贫穷。

当他看完后,感慨非常,觉得这部小说写得非常好。

宋文掷地有声地说道:“郑仪兄弟,你这部小说我们《最文学》要了!”

“真的?”郑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宋文竟然愿意要他这部被多位编辑评论为异类小说。

《远村》算是乡土文学。当然乡土文学的根子在沈从文而不是在五四文学,后者主要是站在批判、启蒙的角度来看乡村。但《远山》并不是沈从文的路子(即“乡下人好,城里人坏”),既描写了乡人的质朴与纯粹;又突出了他们的苦难。

这样一部作品,想要受人待见自然是不容易的。

可宋文就发现了这部小说的优点,面对郑仪的自我怀疑,他确认道:“是真的,郑仪兄弟,你愿意将作品交给我们发表吗?”

泪水此时已经模糊了郑仪的双眼,“愿意,我愿意!”

还有什么,比自己的心血受人肯定更令人激动的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