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都市言情>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三百五十七章 纷纷扰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七章 纷纷扰扰(1 / 2)

都说新年新气象,眼瞅着81年已经到了尾声,82年已经近在眼前,那么一些今年遗留的问题自然不能带到明年去。

姜玉楼从抽屉里拿出一张信,信是路谣写的。这封信是他几个月前收到的,信里的内容是路谣对他写作的肯定,认为他的这部作品非常好,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作品。

但是在肯定的同时,路谣也透露出自己的担忧。那就是当下评论界和读者对这部作品的解读很多,有些解读会对他很不利。路谣是希望他能尽快给出正确的观点,平息舆论带来的风潮。

当时,他就回信路谣,在信里,他感谢路谣对他的支持和肯定。同时,他还表示会在合适的时间平息舆论。

而现在,他觉得时机正合适。

第二天,姜玉楼便在《燕京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我写《楚门的世界》的真实想法》。

在文章里,他说自己写这部作品是对未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一种担忧。

“在那个近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电子信息化的社会。全世界都生活在一个信息岛,人们在享受着信息交流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忍耐随之而来的麻烦。

比如黑客的窥视和商家对你的分析,你的所有信息不再是秘密,许多人花一点钱,或者不花费任何金钱就能浏览你的人生。

小说中的主人公楚门无疑是受害者,但同时,现实社会中像他这样的”受害者“层出不穷。他可能是未来的你,也可能是现在的你。

小说中,楚门逃脱摄影棚世界后获得了自己,又何尝不是对那些将他视为赚钱工具的幕后之人的一种抗争。”

他的这篇文章发表后,立刻引发起轩然大波。

主要是有一批自诩为民主斗士的评论家很受伤,他们都快将他姜玉楼树立成向往民主和自由的作家典型,帮他吹嘘那部莫名其妙的小说,极尽讨好之能,结果他们得到的是什么?

是背叛!

没错,他们认为姜玉楼背叛了他们。虽然这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但他们依旧很愤怒。

于是,他们如同精分一样,又开始发动力量,在报纸上对姜玉楼进行诋毁。

只是,这一次他们换了个套路对姜玉楼进行批评。

他们的观点很稀奇,比如一个自称为向自由的作家,发文批评姜玉楼:

“最近几个月,一部名为《楚门的世界》的小说非常火爆,在读者和评论家口中评价很高。怀着学习的心情,我买来这部小说,并且花费数月时间仔细研读。只是看过后,我觉得头皮发麻,后背发凉。

这是为什么呢?

我左思右想,才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小说中主角生活的世界是华夏吗?如果是,华夏能允许这样玩弄民众的公司存在吗?如果不是,姜老师又在影射什么?”

不得不说,这群人很会鱼目混珠,姜玉楼明明写的是先锋派小说,却被他们把小说中的虚构世界当成现实加以批判。

还别说,这种说法还真的挺有市场。

也许刚发表的时候,有人就有这种猜测,只是那时候这部小说太火,舆论不管是哪一方,都在吹嘘,就是吹嘘的方向不一样。

而现在,似乎风向有了变化。

有几个早已看不惯姜玉楼的老作家甚至专门发表文章,对姜玉楼和他的作品进行批判。

“为了销量毫无底线,与其说是作家,不如说是资本家。”

“用心叵测之徒,是藏在群众中的坏分子。”

“是对伟大无产阶级的诋毁。”

“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

“毫无意义的作品,充满了低级趣味。”

“必须封禁他的小说,以免毒害青少年。”

一个个恶毒且荒谬的评论指向姜玉楼,仿佛他是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一样。

当类似的评论日渐增多,一些通过这部作品认识姜玉楼的读者和普通的民众也对他产生一丝怀疑。难道评论说的是真的,这部作品真的这么不堪?

“玉楼,会不会有事啊?”

最近评论风向的转变让唐月雯很担心,每天都会来找姜玉楼。

姜玉楼安慰道:“没事,就是我让某些群体失望了,他们找人对我进行恶意中伤而已。”

“可是,我看他们说的好严重,真的会没事吗?”唐月雯又道。

姜玉楼又道:“当然是真的,现在不比从前,不兴搞批斗了。”

“可就怕他们用上层力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