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游戏竞技>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29章 先秦 儒家创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9章 先秦 儒家创立(1 / 2)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说是有百家学派,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并不多。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

随着最后一个学派阴阳家的结束,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喜的自然是被苏晨提到的八大家,愁的则是那些没能借此机会扬名的学派。

“诸子百家有影响力的八大家就介绍到这里,现在主播回答孔圣人的问题。”

“儒家思想的发展,经历中华两千年历史的演化,走过了五个重要的的发展阶段。”

“先秦时期儒家的创立,汉代的独尊儒术,宋代的程朱理学,明代的阳明心学,以及清代走向低谷。”

浩浩华夏史,悠悠五千年。

王朝更替不断,唯儒家思想常在。

纵观儒学的历史发展,有低谷也有巅峰。

儒家思想曾经长期作为中华民族的正统思想,既是王朝的政治指导思想,也是民间社会普遍奉行的思想。

过去,佛家和道家在官方和民间也有一定影响力,但终归没有像模像样地成为朝廷官方思想。

现如今常常说的文化自信,与儒家思想文化是分不开的。

“儒家发展的第一阶段,先秦时期儒家创立,儒家思想发端和初步形成体系。”

“儒家思想的积淀深厚,经历过漫长的变迁。”

“到春秋的孔子时代,算是已基本成为一种独立的学派,成为诸子百家的一员。”

“早在西周时,周公姬旦等政治家就提出了有德者居之等思想,儒家思想开始发端。”

“周公等人认为,君主能握有天下,是来自上天的眷顾。”

“为了回报上天,君主必须以德治国,以德修身,善待祖宗,保护臣民。”

“德在位在,无德则会被上天抛去。”

“这个起步很高端,理论基础比较厚实,一开始就把个人命运与上天勾连在一起。”

“大约过了五百年,孔子和他的弟子继承了前人学说,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学派。”

“一开始并不十分系统,也谈不上很精细,但是框架和脉络已经形成。”

“孔子出身没落贵族,青年时步入鲁国政坛,并开办学校招收弟子。”

“在鲁国政坛沉浮多年的孔子不能为鲁国权贵所容,不得不出走,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在离开鲁国十四年,游历数個国家后,孔子仍不能获得机会施行自己的政治理念。”

“孔子最终回到鲁国,在家乡编订六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

“孔子的影响极大,在古代被历代王朝以及知识分子尊崇为圣人。”

“在其死后的两千多年里,其形象被逐渐神圣化,成为儒家文化的象征,被尊为至圣先师。”

“其所编订的六经,也成为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经典。”

“孔子生平与学生们的对话被编成论语流传至今,其思想被后世奉为士大夫为人处世的准则。”

孔子:儒家能够历经两千年岁月,大大出乎我的预料。

儒家从创立一直到清朝的没落,如此漫长的岁月,他不禁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他的儒家学说并不受各诸侯国君主待见,认为儒家思想对争霸天下毫无用处。

可不曾想,儒家打败了道家、墨家等当世显学,一直想到了最后。

虽说最终还是走向了没落,但能够历经两千年风霜,他已经非常满足了。

儒家能有如此傲人的成就,最大的功臣就是大汉朝的董仲舒了。

要是没有董仲舒给汉武帝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就没有历朝历代帝王把儒家思想当做治国理政的根本。

如果他所料不错的话,儒家思想在大明王朝发展到了顶峰。

提出阳明心学的王阳明既然能够被世人称为圣人,那就足以说明王阳明的阳明心学把儒家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非常好奇,阳明心学究竟讲了什么内容,竟然能让王阳明与他并称为圣人。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这个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

“不过,四书五经并不像学术论文那样条理清晰,结构分明。”

“基本是语录体,鸡零狗碎地这一句那一句。”

“有时还会重复,有的还举例子讲故事。”

“好在,它们的中心思想是比较突出的。”

“说来说去,说的都是一件事。”

“如何正心?如何处事?如何成才?”

“围绕这三个中心,孔子和他的弟子总结出了最核心的内容仁。”

“仁者爱人,爱自己也爱他人。”

“这样才能成功,才能走得更远。”

“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忠,一个是恕。”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人想要成才成功,就要理解别人、支持别人成才成功。”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实际上,这两句话看似好理解,但没有那么好把握。”

“孔子的弟子曾子对儒家思想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写的大学是儒家最经典的著作之一,对人的成才首次提出了系统的具体的路径。”

“一是三纲领,即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德,修养德性。”

“亲民,与人和谐相处。”

“至善,做最好的自己。”

“二是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学习实践。”

“致知,丰富自己的知识。”

“诚意,诚恳做人。”

“正心,端正心态。”

“修身,修养心性。”

“齐家,把家庭关系搞好。”

“治国,治理好自己的小诸侯国。”

“平天下,为天下太平做出贡献。”

“这个路径得到后世很多人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深远。”

“后世儒家思想的各种流派,都绕不开这个路径。”

曾子:老师把衣钵传给我,我没有辜负老师的期待,没有让儒家在我手里败落。

颜回一直侍老师如父亲,而老师对颜回也视如己出。

颜回悟性高,且为人谦卑,老师最初想让颜回做自己衣钵的传承人。

可惜颜回这个最合适的接班人死了,老师只得重新物色合适的接班人。

在老师的众多弟子中,论做学问,论办事能力,论教导弟子的本事,他都不是最强的。

但为了确保儒家的学说能原原本本地传承下去,老师毅然选择了他。

用老师的话说,他发之不足,守之有余,能把守好儒家这份传承。

事实证明,老师的眼光确实厉害,他这个接班人选对了。

他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学问,原原本本传授给了老师的孙子子思,而子思又把学问原原本本地传给了孟子。

这两人分别写出了儒家经典大学和中庸,足以说明他这个过渡接班人的称职。

“孟子是儒家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他自称学习孔子是他毕生的愿望,以孔子思想的继承人自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