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游戏竞技>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58章 强势归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8章 强势归来(2 / 2)

同样都是国民政府,最起码也得平起平坐,这个高官的职位明显就是不把他这个武汉国民政府话事人放在眼里。

也正是因为受辱气不过,他才决定挥师东征,想要彻底教训南京国民政府。

却不想最后的结局令他痛心,不仅连连战败损兵折将,甚至还被部下临阵倒戈。

要是早知道南京国民政府实力这么强大的话,他也就不会那么冲动了,大不了暂时忍让一下,等以后有机会再斗争也不迟。

不过,现在一切都晚了,损兵折将的他再也不能东山再起了。

“接下来,只要奉军孤注一掷,有很大可能拿下太原。”

“不过阎锡山也是命不该绝,就在这时,张作霖下令停战。”

“一直以来,张作霖都想拆散阎锡山与国民政府的合作,不愿把阎锡山逼得太紧。”

“在这种情况下,当奉军取得上风后,张作霖便下令停战。”

“并以和平让出涿州,接受改编的条件,要求傅作义放弃抵抗。”

“从10月中旬开始,傅作义就一直坚守在涿州。”

“友军都跑了,唯独傅作义没跑。”

“这不是因为他头铁,而是阎锡山下达退却命令时。”

“傅作义没有收到电报,以致孤军深入,惨遭合围。”

“既然跑不了了,傅作义也只能死战到底。”

“在困守涿州期间,傅作义凭借高超的守城技术,指挥所部八千余人。”

“顶住了奉军火炮、飞机、坦克、装载炸药的铁斗车,甚至毒气弹的轮番围攻。”

“但涿州只是一座东西宽两里,南北长约三里的小城。”

“城内粮食短缺,坚持三个多月后,涿州城内弹尽粮绝。”

“傅作义深感坚守已无意义,便通过谈判让出了城池。”

张作霖:要是能一口吞下阎锡山,我也不会下令停战了,肯定会一鼓作气拿下对方。

他也觊觎太原这块地盘,同样也觊觎阎锡山的兵力,能够收编阎锡山充实自身实力自然是最好的。

可他也知道,阎锡山已经撤退到山西了,想要逼迫阎锡山投降根本就不可能。

强行拿下太原不仅会折损实力,而且还会逼得阎锡山彻底投靠国民政府。

所以思来想去,他才下令停战的,以免被国民政府捡了便宜。

“1928年1月12日,历时90余天的涿州之战结束。”

“傅作义部被奉军改编,后被调往东北戍边。”

“傅作义本人则被张作霖下令软禁在了保定。”

“涿州一战后,傅作义名扬天下,各派势力都以重金或封官许愿的办法对其拉拢。”

“这其中,蒋介石给的任命最有诚意,委任傅作义为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蒋介石不是下野了吗?怎么他还能任命傅作义职务呢?因为他这时候又回来了。”

“蒋介石下野后,一直没闲着。”

“蒋介石先去上海,拜访宋美龄,表达了爱慕之意。”

“后又前往日本,拜见正在日本神户养病的宋太夫人倪桂珍。”

“宋家老太太本来不同意这门婚事,但在宋子文的周旋下最终同意。”

“搞定了准岳母,蒋介石启程回国,接着就开始筹办与宋美龄的婚事。”

“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婚礼。”

“名义证婚人是蔡元培、余日章,介绍人是谭延闿。”

“但真正撮合蒋宋联姻的人是孔祥熙夫妇,由此蒋介石也与宋、孔两大家族搭上了关系。”

刘彻:蒋介石这是要利用外戚的势力壮大自己的权势,虽然隐患颇大,但也不得不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他算是看明白了,蒋介石能够重新回来,多亏了外戚的帮助。

严格说起来,他能当上大汉皇帝,也同样多亏了外戚的助力。

不过尽管如此,他对外戚也同样深恶痛绝,深知外戚干政的危害。

在他看来,蒋介石此举,无疑于给自己留下巨大的隐患,最后肯定避免不了宋家干政的危害。

但他也理解蒋介石寻求外戚帮助的用意,毕竟在军阀混战的时代,势单力薄的一个人想要站稳脚跟,联姻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外戚的掣肘先放到一边,得先回到南京国民政府掌权再说。

话又说回来,帮助蒋介石的孔家让他心思异动,有些疑惑。

他在思考这个孔家是否和孔子有关系,毕竟姓孔的大家族可不少见。

“很显然,这场联姻是成功的。”

“因为这件事使得蒋介石掌握了钱袋子,也让他成为江浙财团及其幕后的英美势力的唯一代理人。”

“钱这个东西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尤其是对于军阀来说,有钱才能购买武器装备。”

“有钱才能一掷千金,笼络他人为自己卖命,而没钱什么都干不了。”

“后来李宗仁也曾评价说,蒋先生这个人,打仗不行,但是很会搞钱。”

“婚事结束后,蒋介石便开始琢磨复职一事。”

“复职之前,蒋介石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找一些靠谱的军事人才辅佐自己。”

“不久后,德国中将鲍威尔被蒋介石聘为军事顾问。”

“估计是先前被白崇禧的羞辱搞出了心理阴影,自此开始,每周五晚上。”

“蒋介石都要听德国军事顾问讲课,恶补军事。”

“蒋介石为复出做准备期间,汪精卫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主动找上门,表示咱们应该联手对付桂系。”

“此时的李宗仁、白崇禧日子也不好过。”

“虽然他们能打,但搞不来钞票。”

“军饷没着落,别说北伐了,就连维持军队的人心都做不到。”

蒋介石:这一次,我一定要把失去的夺回来。

之前他被逼下台后,心中就一直憋着一股气,暗暗发誓要强势回归。

想要强势回归可不是简单说说而已,不仅需要强大的兵力,也需要充裕的钱财。

兵力方面不用担心,强大的黄埔系是他的底气所在。

至于钱财的来源,他选择和宋家联姻。

宋家是大家族,有的是钱财,可以给他提供钱财方面的支持。

况且通过和宋家联姻,他还可以把同样是大家族的孔家拉拢过来。

兵力有了,钱财也有了,再加上有汪精卫的支持,重新掌控南京国民政府的大权不在话下。

不过仅仅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需要提升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

为此,他特意高薪聘请军事顾问,就为了在之后的军事战斗中取得胜利。

唯有如此,他才能通过实打实的战绩令部下心服口服,以免再次出现被部下逼宫的事情发生。

“这个时候,蒋介石一手握着钱袋子,背后又站着汪精卫。”

“表示我们要复出,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桂系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做了小半年当家人,发现自己不是这块料,因此很有自知之明的准备让贤。”

“恰在此时,广州爆发革命起义。”

“由于起义人员大多是张发奎的部下,受广州起义影响,张发奎下野。”

“汪精卫也被政敌扣上通共的帽子,被迫出国。”

“蒋介石的运气简直好到爆,原本一个窝头两人分,现在汪精卫出国不用分了。”

“1928年1月4日,蒋介石在南京强势复出,重新掌握东南五省军政大权。”

“而桂系则主动退出东南,经营两湖。”

“蒋介石再次上台后,为了避免重蹈下野的覆辙,决定平衡各方势力。”

“在广州、太原、武汉、开封设立政治分会,分会主席分别是李继深、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

“与此同时,蒋介石还任命阎锡山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承认了晋绥军和桂系的地位。”

“经过一番整合,内斗了大半年的国民党各派势力也再次达成共识。”

“北伐大业尚未完成,吾辈还需继续努力。”

“既然决定不折腾,先收拾张作霖,一场大战也就在所难免了。”

蒋介石的强势回归,让北洋时代的老百姓为之刮目相看。

之前蒋介石一再打败仗,大家还以为最后的胜利果实和蒋介石没什么关系。

但现在看来,蒋介石此时出色的表现,一下子就折服了他们。

此时此刻,大家无比确信,蒋介石不仅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组建者,更是终结北洋时代开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开创者。

蒋介石在南京强势复出,重新执掌大权。

而蒋介石有了上一次被赶下台的经验,这一次平衡了各方势力,将内斗的各方彻底整合成一股绳。

不仅如此,蒋介石自身还通过学习弥补了军事指挥方面的不足。

再加上蒋介石通过联姻,获得了大家族宋家和孔家的帮助。

可以说此时的蒋介石强得可怕,消灭张作霖终结北洋时代也只是时间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