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游戏竞技>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57章 众叛亲离的蒋介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7章 众叛亲离的蒋介石(2 / 2)

“正当蒋介石准备发动进攻时,突然得知后路被抄,前有坚城后有拦截之兵。”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只能跑了,不然就得被包饺子。”

“但问题是,孙传芳会让蒋总司令安然撤退吗?自然是不会。”

“当天夜里,孙传芳会和张宗昌倾全力反攻,打穿了北伐军防线。”

“为了掩护蒋介石撤退,第一军第二十一师死战不退。”

“最后,一个团全军覆没,另外两个团战损过半。”

“第二十一师是新建的模范师,被蒋介石寄子厚望。”

“结果组建还不到半年,就因为蒋介石的瞎指挥被坑没了。”

白崇禧:都说了稳扎稳打,非要一意孤行,这下子知道厉害了吧!

蒋介石本就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一个搞不好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不管是汪精卫的武汉国民革命军,还是孙传芳的大军,都不是轻易可以消灭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地利优势,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

可无论他怎么劝说,蒋介石非是不听,一定要速战速决。

结果显而易见,孙传芳也不是庸才,抓住时机给予蒋介石重创。

原本一片大好形势,就让蒋介石糟蹋成这个样子,北伐军损失惨重。

他算是看清楚了,蒋介石的能力完全不足以领导他们取得最终的胜利。

他现在非常怀疑南京国民政府最终的胜利者另有其人,并非是蒋介石这个南京国民政府的组建者。

虽然北洋时代之后就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虽然蒋介石组建了南京国民政府。

但蒋介石现在的糟糕表现是他看在眼里的,他实在是无法把蒋介石和最后的胜利者联系起来。

“当时若不是冯玉祥让鹿钟麟率一个师牵制佯攻徐州,拖住了孙传芳,蒋介石的损失会更大。”

“战后,蒋介石令王天培、贺耀祖在蒙城、宿州构筑防线。”

“张宗昌、孙传芳集结两个军又四个师的兵力,趁势穷追猛打,再次击穿防线。”

“仗打成这个鬼样子,无可救药,蒋介石只能下达总退却令。”

“就这样,北伐军溃逃六百余里,直接从徐州退过了长江。”

“败得这么惨,必须要找人承担责任,蒋介石自然不可能担责。”

“结果王天培就成了背锅侠,惨遭处决。”

“然而大家又不瞎,从北伐开始,蒋介石都没有打过几场胜仗。”

“横扫两湖,第四军居功至伟。”

“血战江西,第七军贡献最大。”

“号称党军的第一军,在蒋介石的指挥下根本就是银样辣枪头。”

“看上去还不错,实际是中看不中用。”

“现在是创业阶段,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

“你蒋介石要是打仗不行,就让贤吧。”

“在这种情况下,南京政府的十几位军长纷纷向武汉方面投怀送抱。”

“唐生智手上有了筹码,随即又开始叫嚣要东征讨蒋介石。”

“蒋介石刚吃了败仗,没底气,便让桂系去对付唐生智。”

“结果李宗仁、白崇禧阴阳怪气,公开顶撞。”

“表示你闯的祸,为什么让我们来收拾?”

“蒋介石闻言心有不悦,咬牙切齿。”

“什么意思?如果这样我就走开,让你们来坐这个位置好了。”

“没想到李宗仁、白崇禧二人完全不给面子,白崇禧当即回怼。”

“为团结本党,顾全大局,总司令此时离开一下也好。”

李宗仁:并非我们桂系要反水,而是蒋介石能力不行,也怪不了我们。

他自然明白大敌当前,不应该内讧,公然对抗蒋介石的权威。

但老实说,就蒋介石的表现,很难让他心悦诚服。

自从北伐战争开始,其他几军都有亮眼的表现,可蒋介石接连吃了败仗。

原本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的外部压力就大,要是总司令没有能力,无疑会让南京国民政府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所以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发展壮大,有必要让能力更强的人上台带领大家走下去。

况且他早就对南京国民政府话事人这个位置垂涎已久,老早就想体验一下身居高位是什么感受。

要是蒋介石有能力,打仗厉害,他自然不会生出乱七八糟的小心思。

可既然蒋介石没有那个能力,那就不要怪他反水了。

“桂系反水,蒋介石这时候手上的筹码仅剩第一军。”

“第一军军长何应钦的态度至关重要,用蒋介石后来的话说。”

“如果何应钦说句话,我何至于下台。”

“然而何应钦在关键时刻装傻充愣,一言不发。”

“蒋介石众叛亲离,终于感受到什么叫透心凉,心飞扬。”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在万念俱灰之下通电下野,拂袖而去。”

“蒋介石黯然下野,李宗仁、白崇禧摇身一变,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话事人。”

“李宗仁、白崇禧二人上台后猛然发现,身居高位确实爽,看谁都是俯视。”

“但正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几十万大军每天的军饷开支就不是小数目,你桂系能搞来钱吗?”

“武汉那边虽然也清党了,但南京、武汉两个国民政府此时还是敌对状态,你桂系能搞定汪精卫吗?”

“如果南京、武汉无法合流讨伐张作霖,统一全中国就无从谈起。”

“面对蒋介石留下的拦摊子,李宗仁、白崇禧只好分开行动。”

“白崇禧前往上海,找金主江浙财团谈合作。”

“李宗仁负责武汉那边,与汪精卫达成谅解。”

“南京方面的权力更迭,孙传芳看得很清楚,此时不反攻,更待何时。”

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话事人哪里是这么好当的,肩上的责任不是什么人都能抗下的。

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的压力有多大,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更不会有人理解他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他不过是打了几场败仗,就引来其他将领的口诛笔伐,迫不及待的要把他赶下台。

他们的目光都太短浅,只看到他打了败仗,全然看不到只有他才能稳住南京国民政府。

不过既然大家都不同意他继续占着位置,他也只能无可奈何的选择下台。

但即便如此,他相信自己还会回来的。

因为在外部敌人的围剿下,也只有他才有能力保住南京国民政府。

“8月24日,趁桂系几个负责人都不在。”

“孙传芳于江北岸建立五个渡江点,在三天时间里将七万大军投到南岸。”

“为了激励士气,孙传芳亲临第一线。”

“并让人把船只全部开回江北,大有破釜沉舟之势。”

“随后,孙传芳下令把南京附近的通信线路全部切断,导致南京与外界的沟通中断。”

“而此时的南京城内只有桂系的两个军,形势岌岌可危。”

“如果让孙传芳反攻得手,南京政府垮台,中国的未来还真不好说,有可能又会回到军阀割据混战的时代。”

“万幸的是,从上海无功而返的白崇禧这时候回来了。”

“白崇禧这个人虽然搞政治是外行,但打仗是真的可以。”

“得知情况后,白崇禧立即联络蒋介石。”

“这个时候要想保住南京,只能依靠蒋介石的黄埔系。”

“作为一个枭雄,蒋介石还是分得清轻重的。”

“蒋介石选择支持白崇禧,让黄埔系各军在尽量保存实力的情况下服从白崇禧指挥。”

“接下来,白崇禧指挥何应钦、陈诚、顾祝同、胡宗南等部。”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击溃孙传芳,取得歼敌四万、俘虏两万的龙潭大捷。”

“经此一役,纵横北洋十六年的直系军阀,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很多人对蒋介石的表现眼前一亮,这才开始郑重的看待蒋介石这个人。

大家之前从主播口中听到的蒋介石表现很差,动不动就打败仗。

那个时候,蒋介石虽然组建了南京国民政府,但大家普遍认为蒋介石走不到最后,胜利的果实大概率被南京国民政府其他的将领吞食。

但在南京国民政府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摒弃前嫌的蒋介石为了大义及时出手,这一点让大家刮目相看。

也正是蒋介石的这一表现,使得大家对蒋介石的印象大为改观,不在只是单纯的认为蒋介石只会打败仗。

此时此刻,很多人心中有一种感觉,认为蒋介石会走到最后,成为终结北洋时代最大的赢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