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都市言情>大明:寒门辅臣> 第二百九十二章 绕不过去的颗粒火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二章 绕不过去的颗粒火药(2 / 2)

何况,顾正臣有的是时间,大明也有的是时间,不急于一时。

这一日,远火局确定了发展方向,也明确了各自任务,不需要的杂七杂八的东西搬了出去处理掉,腾出空间专作研究。

沈名二连忙介绍道:“火铳方面,有手把铜铳、手把铁铳、碗口铳、斩马铳、神铳、铳箭……神机炮方面,有信炮、襄阳炮、大将军炮、二将军炮、三将军炮、铜炮、旋风铜炮、炮里炮、盏口炮、碗口炮……”

顾正臣忧愁不已,什么大小炮,什么二三将军炮,就不能统一制式,火铳也是,威力都不大,倒是类型挺多。

顾正臣询问:“制造司打算制造火器品类有多少?”

要想让大明火器发展起来,壮大起来,火器匠人们就不能缺乏创新精神,不能死板,重复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配方。

秦松已表现出色,熟知水性,筹划有功,且杀海寇居多,从百户直升千户,窦樵升任了副千户,一干军士中,有人从寻常小兵提拔为小旗、总旗、百户,也有人只获得了赏赐,没有升官。江阴卫的情况顾正臣并不清楚,不过有王虎在那里,少不了任何人的军功。

朱元璋终归并不是对军队很小气的人,去年腊月里给金陵军士直接发钱都发了两次,现如今长江口南沙大捷,江阴卫军士、句容卫军士杀海寇立功,自然有赏赐。

顾正臣虽然清楚颗粒火药的制备之法,也清楚火药最佳配比,并没有直接拿出来,而是引导匠人自己摸索,自己试验,自己创造。

倒是制造司的问题颇多,沈名二坦言:“经制造司内部讨论之后,一致认为,制造司最大的问题在于制造速度慢,制造品类少,炸膛问题多,射程不够远,杀伤不够大……”

虽说在明军将领之中,年轻武将担任要职的并不少,比如沐英、蓝玉等,但像顾正臣如此年轻便位列四品的,还是少之又少。

陶成道拱手:“原以为顾镇抚是门外汉,不成想竟有如此见地。我等愿听从顾镇抚吩咐,全力攻克这两项难关。”

顾正臣眯着眼看着沈名二:“都有哪些品类?”

百姓的辛苦是难以言喻的,除了采桑养蚕,还需要准备育苗,准备后面的稻谷插秧。

原因很简单,军士希望火铳打完之后,还能当棍子敲死几个骑兵。

制造司开始思考军士应该使用什么火铳,并深入到军营之中,直接询问使用过火器的军士,最终确定了纯铁长筒火铳。

索性断舍一部分,集中力量,专攻三类。

陶成道现在有些相信了,相信眼前的年轻人可以创造一条真正的飞天之路,让自己去天上看一看,到底有没有可以腾云驾雾的神仙!

冶炼的问题顾正臣并不在行,好在先辈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灌钢法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普及开来,虽说这技术在宋代以前记录很少,但宋人却留下了宝贵的典籍,《梦溪笔谈》、《天工开物》中都有介绍,大明冶炼匠人也精于此道。

顾正臣因军功,被提拔为句容卫指挥佥事,这是正四品的官衔。

周定海、楼真阳等人看着顾正臣,眼神中满满的敬佩。

陈有才等人则想尽一切办法实现颗粒火药的制造。

沈名二、徐阿柱等人深感责任重大。

军妇比较闲,是因为今年句容卫营造任务多,垦荒数量不够,许多军妇分不到地,春耕是别想了,只能等后面种植晚稻了。

陶成道根据匠人的特长,分配任务,自己领了火药配比优化,这是一项枯燥且精密的活,需要大量的试验,大量的测算。

自己需要的并不只是执行枯燥任务的匠人队伍,还是一支有创造力的匠人队伍!

未来火器需要一代代迭代更新,需要不断强大,而顾正臣所掌握的宽泛但不专业的知识,只能给匠人提供方向,不可能给匠人提供具体的细节与技术。

只不过——

当顾正臣抬起头看向天空上的太阳时,不禁有些忧愁。都说春雨贵如油,可今年的春雨就早春时来过,二月天里,就没下几滴雨。

三月天,更难熬。

句容的一些小河道虽然没有断流,却也已一眼见底,就连句容河,水位也比往年三月低了四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