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都市言情>大明:寒门辅臣>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安置俘虏,编号在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五章 安置俘虏,编号在册(2 / 2)

毛骧附和:“拥挤点不碍事,只要能挡风遮雨,不让人流落街头,无有居所便是好事。”

顾正臣让火寻等人起身,然后推开了一扇篱笆门,伸手道:“这里房屋数量九十四,安置五百六十四人。”

刘基走了进来,看着房间里的三张双层床有些惊讶。

刘基看了一圈,别说牛,就连牛棚都没有搭建。

火寻、马术等人苦涩不已,看都没看,连忙说:“妥当,定是妥当。”

他虽很少出现在拼杀前线,却用他的智谋,帮助着朱元璋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火寻、马术等人连忙下跪,口中喊着:“草民见过县太爷。”

阅人无数,细看顾正臣,却发现此人如水中月,镜中,看似看到了他的真面,实则只是一道虚影。

因为身体缘故,刘基再次回到马车之上,毛骧则翻身下马,与顾正臣并肩而行,刘基从马车里掀开帘子,问道:“顾先生,毛同知护送的这一批鞑靼俘虏,多达两千二百五十六人,若是安置不当,很可能会生出事端,难行陛下化蛮夷为中华之策。若你认为有难处,还需早点告诉毛同知为上。”

这个笑容和煦的年轻人,藏着未知的神秘。

毛骧深以为然,点了点头,侧身对身旁的副手道:“将火寻、马术、阿古拉与赛罕传来。”

不久,四个魁梧大汉便走了过来。

毛骧哈哈大笑:“顾先生有难处,直接找陛下便是。不过我想,顾先生早已准备妥当,否则也不会提前近月时间,让俘虏早入句容。”

他是一个对大明王朝有着重要贡献,不可忽视的智谋之人。

顾正臣看着商量口吻的毛骧,连忙回道:“这自是一件好事,金陵内军营与卫所军营,使用双层床可以节省出不少空间,后面卫所的营造,也可以通过双层床减少房屋数量,少征用一些民力、匠人。”

刘基与毛骧欣然应下。

毛骧指了指顾正臣,威严地介绍道:“这位是顾知县,日后你们将在他的管辖之下生活,他决定着你们的生死,万不可怠慢,顶撞!”

陶贞找出钥匙,将房门打开,然后退至一旁。

军队与鞑靼俘虏浩浩荡荡,近三千人抵近句容县城,没有直接入城,而是前往城外安置区。

刘基深深看了一眼顾正臣。

顾正臣接过之后,翻看了下,将其交给骆韶、林山:“你们拿名册去核对人数。”

顾正臣两手一摊:“没有耕牛。”

刘基看了看周围的房屋,皱眉道:“这里房屋数量,貌似不多。”

只不过,张良功成身退,成了留侯。

骆韶、林山答应一声,转身而去。

传闻之中顾正臣与太子、皇帝关系密切,如今经毛骧证实,传闻非虚!

刘基手指掐动,皱了皱眉:“六人一个房屋,这样安置,也是没问题。”

刘基从袖子中掏出两份文书,递给顾正臣:“这里有一本俘虏名册,依册入户。另外一本则是安置俘虏要义,按策施行便可。”

这群人太过肤浅。

眼前的年轻人到底有什么通天手段,一个个不起眼的滕县举人,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他为什么会住在沐英的府邸之中,为什么会出现在东宫中秋宴上,又为什么能赢得朱元璋的青睐?

毛骧微微点头。

两人并不在意一个房屋安置多少俘虏,爱住几个就住几个人,反正住的人又不是自己,俘虏嘛,没给安排到小监房里蹲着,没送到菜市口跪着,已经是天恩浩荡了,还要求啥好条件?

火寻、马术、阿古拉与赛罕四人看了看庭院,倒是平整干净,还安置了水缸,一旁还有水桶,只不过没有水。

“啊?”

这四人皆是膀大腰圆,面庞较胖,走路生风,只不过此时也戴着头巾,穿着大明的寻常衣裳,乍一看,并不像鞑靼人。

开国之后,大明卫所制的完备建立,也是朱元璋听从刘基的建议推行各地。明初时的诸多制度,礼仪规制,开科举等等,刘基都有参与。

大明开国时,大都、山西、陕西等地依旧在元朝控制之下,敌人依旧存在,敌人依旧强大,在这种情况下,刘基想退,老朱也会挽留。

安置俘虏,给田耕作,不给牛,他们耕什么田,日后还怎么活?吃不饱饭,这群人在饿死之前,肯定会去县衙闹事的……

顾正臣直言:“只能说目前还没有耕牛,一是因为兵部与五军都督府都没有送来这批人的户口数,二是因为应天府、户部都没拨给钱粮,三是因为,县衙没那么多钱粮购置耕牛……”

毛骧看了看火寻、马术等人,见其面露难色,便沉声说:“不着急,马上入冬了,来年开春分给耕牛也不迟。”

顾正臣摆了摆手,看向火寻等人:“耕牛会有,只不过,本官不建议这些人领取耕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