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都市言情>大明:寒门辅臣> 第二十八章 恶人还在笑,擦泪剑出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恶人还在笑,擦泪剑出鞘(2 / 2)

“邓泉?”

顾正臣走到街道尽头,也没找到想要的东西,侧身看向一旁的巷子,只见一个衣着破破烂烂的男孩靠在墙边休息,脚下放着一个背篓,背篓里插着一些字画与折扇。

“你就是顾阫之子,顾举人?”

“天下神祠,无功于民,不应祀典者,即淫祠也,有司无得致祭。”

顾诚看着这首不算出色,却气势不凡的诗,暗暗惊叹。

洪武三年,朱元璋发布诏书:

这兔子戴官帽,说当官的都是兔子,这要被老朱知道了,不把他给全家给屠徒了肯定不算完。

顾诚找来笔墨,顾正臣接过笔,蘸了蘸墨,略一沉思,提笔就在墙壁上写下文字: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老朱的意思很明显:大明既不允许玩角色扮演,装巫师写符咒,也不允许随意结社,更不允许传播不良作品。

顾正臣侧过身,一双冰冷的眼看着王有成,缓缓开口:“王秀才,看你双眼凹陷,眼圈暗黑,昨晚上没睡好吧。怎么,怕鬼魂索命?”

朱元璋起于红巾军,最初的身份也是白莲教、明教徒,最初在小明王手底下混。只是后来,老朱背叛了白莲教、明教,又将明教教主给沉河里了,自己成了大明主。

顾正臣深深看着邓泉,肃然道:“你果然知道内情,还请先生告知。”

顾正臣凝眸:“敢留画喊冤,却不敢直说。先生是畏惧县衙里的人,还是畏惧王家之人?”

也就是说,不在朝廷官方祀典之内的神灵崇拜,都是淫祠,像是文昌祠、真武庙、关王庙,这些都是淫祠,不少正统儒家之人将文昌神信仰定义为“淫祀”。

顾正臣将手伸向脖颈的红色绳子,从胸口处取出一个黑色木牌,木牌长两寸,正面刻着“顾正臣”三个字。

找人访寻,在一间厢房内,顾正臣见到了不惑之年的邓泉。

不擦掉,怕是有大祸。

顾正臣让顾诚拿出二十文钱。

“下次,可就不是坐半个月的事了!”顾正臣转头看着水塘,心中默默补充了句:“我会让你躺在棺材里!”

王有成手持白纸扇,摇晃着走了过来,阴阳怪气地说:“昨晚听闻水塘里捞了一具骸骨,貌似是你爹,啧啧,还真是不幸。只是我很好奇,就一个骨头架子,你确定是你爹,别错认了爹,那可是大不孝。”

王有成脸色微变,愤恨地说:“我怕什么!顾正臣,你伤我踝骨,害我坐了半个月……”

“顾举人。”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但在两宋之前,文昌仅仅只是三垣二十八宿之一,多是象征意义,并非人格神祇。

文昌封为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

文昌祠,专门供奉文昌帝君,是古代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

邓泉脸上浮现出一抹不安:“你是谁?”

街市。

洪武元年,老朱下诏书,禁止一切邪教,这里的邪教,主要指向就是白莲社、大明教、弥勒教、白云宗等。

一桩小事,不宜闹大。

要知道元朝末年二十年混战,宣传标榜的是“明王出世”、“弥勒降生”。

“老爷,我们这是去哪里?”

擦泪剑出鞘!

顾正臣背负双手,待顾诚归还笔墨后,便离开巷道。

兵荒马乱的年代里,随时可能妻离子散,父亲顾阫给家人制了木牌,避免离散多年后没有信物相认。

虽然后来安顿下来,可这木牌没有丢。

这是信物,是父亲存世不多的遗物。

丢不得,失不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