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都市言情>大明:寒门辅臣> 第十章 县太爷很好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县太爷很好奇(2 / 2)

不二,取自“忠以为心,盛衰不二,纯节所存,其意盖远”,不二则正,取字正臣。

这些规定确定了,自然不会放过民间“僭称”问题。

李义见梁恒推脱不就,也不再强求,起身告辞:“既是如此,那改日再来叨扰。”

当真要用人,就不应该取消科举吧?

没了科举,等于断绝无数读书人的生路,读书人再难有出头之日,只靠着举荐一条路,呵,怕会养成“拿你钱财、送你入官”之风。

朝廷用人?

顾正臣,名不二,字正臣,洪武五年滕县举人。

梁恒嘴角微动。

“是啊,后日王家就要登门讨债,那顾举人若拿不出六贯钱就要佃入王家。”

梁恒怒视仆人,没看客人还在,没点规矩。

自明朝开国以来,大明皇帝朱元璋就十分重礼仪规矩。

落座,奉茶。

徐教谕就是一个顽固的老头,在滕县当教谕三年,从未给谁说过情,可因一个顾正臣,他竟亲自出面了。

梁恒起身,对梁逢阳纠正道。

官称“大人”之风起于元朝。

当然,这些称谓并没有深入人心,民间称谓依旧混杂。

可让李义如何也想不通,顾正臣为何会得到梁恒的青睐,这个人眼高自傲,县学里面多少人他都看不上眼,又凭什么看中顾正臣?

因为宋代“大人”只是指父亲,见人喊大人和喊爹没啥区别……

梁恒作揖还礼:“县太爷亲至,梁家蓬荜生辉,里面请。”

按朝廷律令,县衙应该差皂吏打顾正臣五十小棍,只不过县学教谕徐文风竟跑来为顾正臣说情,并以举人犯错,宽恕处置为由,免去惩罚。

“以字行”不算什么稀奇事,古来有之,如屈原,名平,字原;如项羽,名籍,字羽;伍子胥,名员,字子胥等。

李义身着一件宽松便服,手持一方裂了三道口子的蒲扇,见梁家老人出来,连忙上前作揖:“梁老,我又来叨扰了。”

什么官穿什么衣服,打什么补子,白天怎么穿,睡觉怎么穿,就连百姓、商人穿着、所用颜色、所用器具、所乘交通工具等都有规定。

李义微微皱眉,看向梁恒。

梁恒呵呵笑道:“梁某与顾举人算是忘年交,喊来听一出戏,解解闷。”

知县叫太爷,知府叫太尊,巡按御史叫大马台,行人司司正比较猛,叫大天使……

李义有些好奇:“梁老差人寻顾举人,所为何事?”

“知县不是老爷,是太爷!”

“六贯钱,难啊,咱出一天力气不过二十文,他一个瘦弱书生又如何弄来这么大一笔钱。”

李义听着路人的议论,眉头紧锁,跟上去,拦住两人:“打扰两位,敢问方才所言,顾举人佃入王家是怎么一回事?”

两人见李义透着儒雅之气,也没恼怒,耐着性子将听到的消息说给李义。

李义听完,谢过两人,看向孙财主家的方向,目光坚定,低声喃语:“我倒要看看,能被徐教瑜、梁家都看重的人,到底有几分本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