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女生耽美>晚清第一枭雄> 第350章 佯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0章 佯攻(2 / 2)

此时江西全境都已被复兴军占领,曾国藩、丁日昌被清廷授为江西方面的官员,无非是画饼充饥,要他们为清廷卖命。

历史上,丁日昌曾任江苏巡抚、福建巡抚,是早期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他在华夏近代化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曾筹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倡办开平煤矿和轮船招商局,主持开发台湾,建成华夏第一条电报线……

丁日昌来到曾国藩的湘军,为湘军购买新式洋炮。他又聘用洋匠,提高工匠待遇,主持自铸火炮。所铸火炮较旧炮提升明显,受到清军欢迎。

江北湘军多为塔齐布的旧部,毕金科攻汉阳,普承尧攻汉口。眼看敌军大军将至,毕金科不愿功败垂成,调集重炮猛攻汉阳城墙。

汉阳守军告急,不断向李秀成求援。李秀成也无兵可派,按照罗大纲的指示,李秀成的任务是确保黄陂和汉口。哪怕汉阳被湘军毕金科攻下,李秀成也无需负任何责任。

湘军大将毕金科不名就里,指挥五千湘军陈兵汉阳城下。有幕僚指出危险,认为毕金科兵力部署位置太靠前,假如右二军沿长江在湘军背后登陆,容易切断毕金科的退路。

毕金科几经斟酌,不愿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继续猛攻汉阳城。他已经看到了希望:

湘军轰破了汉阳城西门。但守军非常顽强,利用壕沟、城墙坚守城门缺口。湘军冲入城内,又被守军赶了出来。

南路军为二次西征的主力,先锋较为强盛,由太平军陈玉成部四千人、左七军第二师两千人组成。

左七军第二师先锋由副师长王铮率领,在金牛镇与湘军对峙。金牛镇位于武昌县东南方向,是武昌城防重镇。王铮率领左七军,示弱于敌,以少敌多,并不急着突破金牛镇。

倒是陈玉成年轻气盛,率四千太平军沿长江南岸逼近武昌。陈玉成虽然只有二十岁,却是个军事天才,练兵极严,用兵极猛,喜欢出奇制胜。

尤其是,部将刘昌林为陈玉成麾下第一骁将,统领了一千五百名广西老兄弟。这些老兄弟都是从金田起义一路拼杀过来的,战斗力极为强悍。

陈玉成以刘昌林为前锋,连克葛店、浒黄洲、土桥,直抵武昌城东南不远处的油坊,在油坊与湘军悍将鲍超相遇。

鲍超初为湘军水师哨长,胡林翼慧眼识珠,提拔鲍超做湘军陆师统领。他统带六营湘军三千人,称之为“霆字营”,又称“霆军”。

历史上,1861年安庆之战中,刘昌林曾在安庆之战中孤守集贤关外的赤冈岭,挡住鲍超数轮进攻。刘昌林岿然不动,名动天下。

然而,陈玉成在挂车河战败,刘昌林弹尽援绝,孤立无援。湘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水师、陆师,最终打败了刘昌林一千五百孤军,刘昌林不屈自尽。

现在,刘昌林以一千五百太平军直抵油坊,与两倍于己的霆军血战,毫不退让。

湘军前线大将为李续宾,闻知刘昌林悍勇,不等曾国藩命令,派出三千援军增援油坊的鲍超。

陈玉成亦不甘示弱,率领两千五百名本队人马加入战斗,与湘军展开血战。

这四千太平军战斗作风非常顽强,令复兴军刮目相看。湘军也不明就里,与陈玉成纠斗在一起。

先锋军实施佯攻,初步见效。吴捷闻信,向各路太平军发出急令,开始实施第二波次计划:

迂回至湘军背后,包抄湘军主力!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