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光阴小说网>历史军事>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六百七十章 皆大欢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七十章 皆大欢喜(2 / 2)

唉,人比人,气死人啊。

最近,齐鲁两地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在嬴政的行宫之外,满怀希冀的询问站岗的秦兵,下一次祭祀什么时候进行。

这些百姓,都靠着这一场宏达的祭祀赚了很多钱。

百姓们的祈求,自然很快传到了嬴政耳朵里面。

他立刻召集群臣商议。

如果换个别的时候,肯定会有朝臣反对祭祀的。而且照例要说出那一堆,什么劳民伤财,什么掏空国库。

但是现在,他们说不出来。

因为这一场祭祀根本没有劳民。

百姓们很开心,简直是主动凑上来的。

毕竟这一次祭祀,参与劳动的百姓都有工钱,给祭祀大典提供器具的也有赏钱。

而这一场祭祀也没有伤财,更不用说掏空国库了。

可是,这祭祀的钱财是从哪来的?

朝臣们思索了一会,忽然悲哀的发现:这钱好像是从他们身上来的。这祭祀大典,不就是用门票办起来的吗?

最可怜的是李斯,掏了那么多的钱,据说还向谪仙写了欠条,简直是惨绝人寰。

嬴政淡淡的说道:“诸卿,有何高见啊?”

有朝臣站出来,说道:“臣认为这祭祀大典,不宜多办。”

嬴政好奇的问道:“这是为何?”

这朝臣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说道:“臣以为祭祀大典,虽然没有劳民伤财,但是门票十分昂贵,即便是朝中大臣,府中的钱财也并不富裕,长此以往,恐怕会有人难以度日啊。”

嬴政:“”

这个理由,倒是真的很新鲜。

朝臣们也有点无奈。这话,虽然是实情,但是大家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

不得不说,谪仙真是个害人精,而且专门害有官职在身的人。

嬴政看着朝臣,淡淡的说道:“诸卿的担忧,也情有可原。槐谷子啊。”

李水应了一声。

嬴政说道:“你以为,该当如何?”

其实嬴政也觉得,用朝臣的钱来办祭祀大典,确实是个好主意。

百姓们开心,自己也开心。但是朝臣们说的也是实情,总不能让百官都变成要饭的。

因此,他希望李水能想出一个合适的办法,兼顾到各个方面。

李水想了想,对嬴政说道:“陛下,臣有一个不太成熟的建议。”

嬴政点了点头:“但说无妨。”

李水说道:“祭祀大典,虽然没有劳民伤财,但是花费的东西,依然不菲。”

“我大秦现在虽然日渐富足,但是有些地方,尤其是那些穷乡僻壤的地方,百姓的生活还是很艰辛的。”

“因此,臣认为,这些钱,固然应当花,但是也应该花在刀刃上。”

“譬如这一次,祭祀大典上的时候,有美人洒下花瓣,这就有些浪费了。”

朝臣们都有点无语:祭祀大典的章程,不是你定的吗?怎么自己还骂起自己来了?

李水说道:“可是一切从简,也不太合适,那样的话,无法体现陛下的威严。”

“因此臣建议陛下,定下一个规矩来。五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

“如此一来,因为不是每年祭祀,所以百姓们会格外珍惜。而因为准备了五年、十年,祭祀大典也可以更加隆重。”

“又因为给了朝臣们五年的时间,休养生息,朝臣们再买门票的时候,应当就不会那么心疼了。”

朝臣:“”

他么的,你还吃定了我们了是吗?

嬴政听了李水的分析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不愧是我大秦的谪仙啊。”

李水谦虚的说道:“臣这点头脑。不及陛下的万分之一。”

嬴政呵呵笑了一声,对周围的人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择日张榜公布,告诉百姓吧。”

众人都答应了一声,只好纷纷退去了。

而有些朝臣,已经开始打腹稿,琢磨着写奏折了。

得想办法告诉陛下,让陛下知道,百官的生活是何等的艰辛

齐鲁两地很热闹。

但是有一间小屋,却很安静。

小屋里面,关着苍绔。

苍绔被绑在一根柱子上,经受了严刑拷打。

但是他始终咬紧牙关,坚称自己不是东夷人。

不得不说,这人也确实是一条汉子,至少在抗击打能力方面,令人敬佩。

看守苍绔的小卒也不着急。毕竟此人承认不承认,已经无所谓了。

在抓住苍绔的当天,秦兵就突袭了东夷人驻地,并且将东夷人尽数抓获。

当苍海君被抓的时候,他已经彻底茫然了。

不是要做齐地的王吗?怎么自己这么快就败了?竟然被一小队秦兵给抓了?

这一瞬间,苍海君感觉自己的世界都要崩塌了。

从自信到自卑,只在一瞬间。

最后,在秦兵的一番逼问之下,苍海君全都招了。

秦兵们拿到苍海君的口供之后,交到了李斯手中。

李斯,毕竟是廷尉。

他看着口供,陷入了深思之中。

这口供中说,是一个叫张良的人,委托东夷人进行行刺的。

而这个张良李斯有印象。

那不是槐谷子家中的管家吗?

这么说槐谷子的管家,参与了行刺?

这就有意思了。

这是一个扳倒槐谷子的绝佳的好机会啊。

如果能扳倒槐谷子,那么自己的欠款就再也不用还了。

当然了,这只是李斯的畅想而已。

毕竟曾经这样的好机会太多了,每个人都觉得能扳倒槐谷子,可是最后怎么样了?反而被反咬一口,身首异处。

李斯有点怕了。

不不不,李斯不认为自己是怕,李斯觉得自己是变聪明了。

审时度势,不做无谓的努力。

他倒背着手在屋子里走了一晚上,越走越是发愁。

张良是反贼,那么槐谷子就是反贼吗?这说不过去。

所以要告槐谷子,八成是告不赢的。

可是这样一份证据摆在面前,不利用一下的话,又有些不甘心,怎么也得捞点好处啊。

真是令人纠结不已。

最后李斯灵机一动,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口供揣在怀里,急匆匆的向李水的住处走去了。

他打算,把这口供卖给李水,然后问问李水,能不能用口供抵债,免除一些欠款。

嘿嘿,李斯觉得,自己真的是个很机灵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光阴小说网